当前位置:首页 > 蜜蜂 > 正文内容

中蜂强群形成的条件

admin2年前 (2021-12-23)蜜蜂499



中蜂强群的第一个因素是环境,第二个因素是品种,第三个因素是技术。饲养强群,这三个因素都不可或缺。前两个因素是客观条件,第三因素则是必须通过我们努力学习才能具备。


一、环境因素 大环境包括气候、蜜源和地理条件。小环境包括蜂箱的大小、形状、巢脾间距、巢门大小、蜂箱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等。
1、 小环境 养蜂者较容易掌握蜂箱内的小环境,根据实践经验,箱内的空间要大,一般可以放 16到 24 框脾,形状是长方形。
我认为正确的繁殖期脾间距是蜜蜂爬在巢脾上的距离,即两只蜜蜂背靠背的距离。脾间距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蜂群生存。
上下蜂路也很重要,特别是上蜂路过大,会出现赘脾,给管理带来麻烦,也浪费蜂群内的能量,但是不会影响蜂群群势。下蜂路一般设计为 2cm~3cm宽,这样通风好,也便于清理箱内的杂物和防巢虫。一般温度低巢虫高发期巢门开小一点,高温期和大蜜源期巢门开大一点。

蜂箱要放在阴凉一点的地方,但一定要有光照,否则易患病。


2、 大环境 大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是气候、植被、蜜源、敌害等。本地春天气温 15℃~25℃,零星蜜源不断,流蜜期蜂群内每脾保持二三指宽的间距,这时蜂群发展最好。一般自然分出的一框蜂,通过春天发展到夏初有 8 框以上。此期间管理的要点是勤加脾,而且新脾造一半就可以加第 2 张脾了。到了 7 月,外界不流蜜了,许多 8 框以下的蜂群,由于存蜜不够以至于飞逃。如果人工喂蜜到 8 月稻谷花开,可以繁殖大量新蜂。到 9 月份五倍子花开始流蜜,温度 25℃左右,蜂群的发展进入继春季以后的第二个高峰期,一直到 11 月以后。这一时期 2 框群也可以发展到 8 框以上。越冬后 14 框群减退到 10框。


除了冬季以外,蜂群都保持 10 框左右群势,夏秋可达 12~18 框。由此可见总结气候要配合蜜源,15℃~38℃蜂群的发展才好,38℃以上发展要差许多。每脾保持二指宽左右的蜜发展最好。大胡蜂对中蜂的侵害比较厉害,但是只要不被整群大胡蜂袭击,基本不影响蜂群群势。


二、 蜂种要素 中蜂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地方特性,以适应自然环境而求得生存。比如海南的中蜂比较抗风,我地山区的中蜂比较抗雾,广东的中蜂比较耐热等等。


三、技术要素 技术是建立在实际规律上的人为干预。通过技术可以适当强大中蜂群势。下面介绍几种强大中蜂群势的常用方法。
1、单王强群技术
剪翅法 保持中蜂强大而不分蜂最简单的做法是把蜂王的翅膀剪掉一边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目的是使老王飞不高。
新老更替法 在分蜂期前半个月左右培育王台。当处女王将出房时,介绍到蜂群里提出老王,这样新王代替老王,蜂群就不分蜂,可以发展成强群。

自然分蜂法 此法其实是顺其自然的做法,是遵循蜂群发展规律的方法。优点是没有人为干扰,不会影响蜂王质量,容易养强。好的蜂种通常 10 框群 分出一群或两群,并且都在两框以下,这样只要蜜源丰富,原群一个月就发展到 10 框以上。而分出群又可以作为扩大蜂场的基础群,稍微从强群补充两框子脾就又能发展成强群。


2、双王强群技术
老王剪翅法 把老王剪翅,使其无法飞逃,当新王出房后形成自然双王群。

介绍王台法 当分蜂期过后,把即将出房的王台直接介绍到有王群里,待新王出来后形成双王群。双王群形成的条件:一是群势达 8 框。也有 4 框左右就可以形成双王群的。二是 12 框以后不分蜂就形成自然双王,然后群势继续繁殖到 18 框左右。


声明:本站不从事商业活动、不生产及销售任何产品;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养蜂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