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知识做到“三勤一控”就能养好中蜂
一、养中蜂护理"三勤'
1.勤换脾
养蜂无论是何种蜂种,勤换脾是关键,有的养蜂户二年都不换旧巢脾,怎能繁起蜂群,为何旧脾难繁蜂,原因有四:①时间长的旧脾粘质脆弱疏松,保温差,幼仔睡房舒服感降低,幼仔平均成活率随之降低;②旧巢变黑而粗糙,容易滋长细菌,出现烂子病等;③质好的新脾,巢虫一般难生长,原因是蜜蜂巡逻时在新脾容易发现巢虫卵而咬死清除,而乌黑粗糙的旧巢一旦巢虫飞蛾产卵借居安了家,巢虫卵长大后整箱蜂巢受危害;④旧脾要花掉工蜂大量的劳动力修理方能重新作幼仔房和储蜜使用,这样既使工蜂劳累减寿又使蜂群工效低。找到了旧巢脾难养蜂的原因后,那么,多长时间换新脾,笔者的方法是,至少每年换一次,整箱蜂在春夏两季换完旧脾,两广地区可从农历惊蛰节开始(其他省市可从春分或清明节起)更换第一脾,强群隔20-25天再换一脾、弱群隔35-40天再换一脾。
2.勤换王
强壮的蜂王不但产卵能力强,而且产出工蜂雄蜂强壮、活跃、抗病力强,适宜无公害养蜂(不用或少用兽药),母蜂王每年换一次,保持蜂群的母亲年轻生育力强而蜂群代代强壮,个别比较旺盛的母王可使用2年,但绝对不要使用3年以上的母王。换王时间也应选在每年4月1-30日工蜂爱筑造王台的季节,保留方圆而肥的王台作备选,清除瘦小的王台,以免不健康的新王出生。
3.勤喂蜂
以为养蜂提倡勤喂蜂,岂不是增加成本?笔者本意不是叫你在流蜜期也喂蜂,而是不要让蜜蜂度饥荒,如"度署期"(大暑-处署的高温期,蜜蜂因扇风降温耗力而致蜜蜂食蜜水量加大)、"度秋期"等蜜源短缺期就要勤喂蜂(也叫奖饲)。平时,流蜜期的蜂巢孔内的储蜜量足时中蜂为1-1.2千克,那么,在淡季检查储蜜脾时,不能让储蜜量少于300克/脾,不足量就要喂蜂,有的人在喂蜂时不舍得喂蜂蜜而喂白糖水,殊不知,喂白糖水的蜂群因营养元素不足,导致蜜蜂吐出的蜂王浆营养不全,蜂王食低值的王浆期间也因营养不足,产卵能力大减而导致整群蜂更新换代持续不均而繁不起来。所以,在淡季即使你不舍得喂一级蜂蜜,也要喂平价的杂花蜜,手上没有蜜不得不用白糖水代替时,每千克白糖水加玉米粉一匙(也可用黄豆粉,但前者比后者容易消化),多种维生素一片。
二、养蜂护理的"一控"
用比较适宜蜜蜂生存环境和激发它的潜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方法叫做"一控"。许多养蜂书上介绍,夏天养小群,易于散热,冬天养大群有利拥暖升温,而笔者辅导养蜂时指出,专业养蜂的夏天可以养小群,业余养蜂的也要保持每群一定的数量(如5脾/群),因为业余养蜂的看护不周到,蜜蜂天敌多,如胡蜂对3脾/群的小群围攻,使得工蜂不敢出窝去采蜜,因害怕天敌而飞逃搬家,而大群饲养虽然不易于散热,但工蜂敢同中小的胡蜂迎战以多胜少围死敌害。但话说回头,如是专业养中蜂的,长江以南夏天3-4脾/群、冬天5-7脾/群合适;长江以北的平原区也可以参考这个数,但山区的夏天仍要5脾/群、冬天7脾以上/群,每脾蜂数量原则上平均3000只/脾,但夏天调控2700只/脾左右较为合适,冬天调控为3500只/脾以上利于越冬。因此,"控"方面,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三、关于蜜蜂防治病讨论
事物是相对的,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关于蜂病防治问题,许多养蜂人希望得到所谓特效药。应该明白,目前对各种蜂病没有特效药,无公害养蜂也提倡少用或不用兽药,为杜绝氯霉素抗生素对蜂产品的残留,一般都提倡用中草药来预防蜂病,如"三半二花一贯汤"(半边莲、半枝莲、半边旗、金银花、野菊花、贯仲,煎水兑入饲料中喂蜂预防各种蜂病),笔者认为,若能够做到养蜂的"三勤一控",养出来蜂一般都是健康蜂群,抗病力增强,没有或少有蜂病发生;相反,对蜂群护理不周,百病丛生,即使能用兽药治好,却使兽药残留污染了蜂产品,不符合出口要求指标的蜂产品失去国际市场竞争力,即使增产也低值不增收,不利养蜂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大家都应该重视无公害养蜂。
声明:本站不从事商业活动、不生产及销售任何产品;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